日期:2023-03-02 13:00:00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关于加快制定、实施商用车碳积分管理办法的提案》原文。
我国已于2020年提出“3060双碳”目标。作为汽车消费大国,我国的能源结构是富煤、少气、贫油,2021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为72%,在当前石油消耗占比中,用于生产汽柴油的石油量占国内石油总消耗量的一半,而商用车仅占12%的汽车保有量,却消耗了超过一半的车用汽柴油,排放了全部汽车56%的二氧化碳,商用车碳减排对国家能源安全及节能减排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商用车行业面临新机遇,市场对于新能源商用车的需求不断增加;与此同时现阶段商用车技术路径尚未完全明确,不同技术成熟度参差不齐,制约了商用车的低碳转型进程。
因此,在政策、市场同步推进的情况下,加速商用车的低碳转型升级,商用车碳积分的管理办法亟待出台。
(一)国际商用车减碳政策不断加码,建立碳积分制度能为我国低碳商用车发展保驾护航。
国际市场减碳政策不断加码,我国商用车碳积分制度尚未建立。在2019年的重型车辆二氧化碳排放法案中,欧盟提出2025年开始实施卡车的CO?排放限值和配套的积分激励机制;之后,欧盟在2021年7月发布的《Fit for 55》中提出,到2030年厢式货车减排目标较2021年由此前的 31% 提升至50%;美国加州提出2024年开始正式实施卡车零排放政策,到2035年要求50%新上市卡车为零排放车辆,到2045年100%为零排放卡车(电动和燃料电池两类)。同时,美国2022年8月通过的《通胀削减法案》提出了针对新能源商用车的税收抵免。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商用车碳排放相关政策和制度,不仅阻碍了国内汽车行业奔赴“3060双碳”目标的进程,更制约了汽车产品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为了维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同时满足国际碳排政策要求,推行商用车碳积分制度刻不容缓。
(二)新能源商用车增长空间大,产业急需政策激励,让“3060双碳”目标行稳致远。
2021年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提出“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为了达成“双碳”目标,新能源商用车的渗透率每年需逐步上升,2022年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仅为11.3%,存在巨大上升空间,因此商用车碳积分制度的引入,有利于促进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加大投资。
(三)出台碳积分可促进商用车产业全面转型,辐射全价值链。
商用车碳积分的推出将会驱动各大整车厂的新能源化转型,从而辐射到商用车的全产业链。作为具有生产和服务属性的商用车,对电气化的零部件需求更大,对于充换电站等基础设施的能效要求更高,对产业链的推动会更为突出。
商用车碳积分的设立还将考虑汽车全生命周期的影响,积分政策的管控范围不仅包含汽车的使用,还将延展至燃料/动力电池制造、汽车的生产、回收利用等环节,从而促进全产业链的降碳。
此外,智能驾驶、绿色甲醇液氢燃料等新兴技术将与商用车低碳化紧密结合,为工业发展提供新方向,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建议:
为了加快商用车的低碳转型升级,建议借鉴乘用车积分机制,同时考虑多能源并驾齐驱的现状,以全生命周期减碳为目的,加快制定、实施商用车碳积分管理办法。
1、商用车碳积分设计可大胆创新,紧跟时代潮流。
在目前“双碳”目标指引下,通过技术、政策等手段,多技术路线并举,科学有序促进商用车低碳转型。
政策的设定可借鉴但区别于乘用车的双积分制度,考量商用车全生命周期的环节影响,从而确定政策力度。建立碳积分与全面“碳市场”的链接,实现碳积分与碳减排量的互通,打通乘商积分互换,为相关企业的低碳转型制定更多激励措施。
2、全面统筹、通盘考虑,避免“一刀切”。
商用车领域中,由于车型品类繁杂、质量跨度大,且不同类型商用车的应用场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碳积分”制度设计之初需要全面统筹、通盘考虑,注意规则的通用性与不同场景、不同碳排放当量车型的针对性。
建议重点关注成熟度较高且应用场景固定、未来潜力较大的轻型商用车产品,针对这些产品制定相应的积分统计规则、管理流程、数据收集体系。对于中重型商用车产品,可以待条件成熟后再实现积分管理,早期可对该部分产品重点考虑鼓励和政策引导。
3、商用车碳积分管理应稳中求进,分段实施。
商用车碳积分制度的实施应分区域、分步骤实施。“碳积分”的引入将极大地提升商用车的减碳,但同时也会对传统企业造成不小的减碳挑战与转型压力。建议“碳积分”的实施应做好政策的细化与衔接。在固定场景先行实施,例如城市公交、物流、港口等公共领域,因“地”制宜推动商用车碳积分发展。
作为一家以商用车为核心竞争力的汽车企业,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未雨绸缪、化危为机,从品牌提升、创新驱动、全球合作、深化渠道、成本管控等多方面发力,连续6个月实现汽车产销、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逆势增长。
虽然最近几个月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连续四次销量下滑,但在本届广州车展上,新能源汽车仍是热度不减,造车新势力、外资及合资品牌、传统车企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等纷纷亮出杀手锏,共计展出182辆新能源汽车新品,新能源车相比去年明显增加。
10月22日,以“共建生态,智领未来—开启汽车新时代”为主题的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北京开幕。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大会上就华为如何聚焦ICT(信息通信技术),使能车企“造好”车、造“好车”发表主题演讲,展示了华为对于未来智能驾驶汽车生态的积极探索与最新实践。
国内车市低迷,部分汽车品牌经销商经济效益下滑,个别经销商为了降低成本,服务缩水,甚至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在这种背景下,长安汽车认为,越是车市不好,越要提升诚信服务意识,这才是对消费者负责的正确态度。长安汽车诚信服务五大承诺的推出,将进一步提升长安汽车的服务水平,为长安汽车品牌向上加油助力,这些都将助推长安CS75PLUS销量不断攀升,推动长安汽车整体销量回升。
今年以来,中国乃至全球汽车市场都不景气,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则继续发展。中国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领头羊,今年前8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增长31.6%和32%,继续领跑全球。北汽集团是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先行企业,旗下北汽新能源连续多年位居国内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
在新的时代,长安汽车将紧抓未来战略机遇期,把握好行业发展趋势,加快实施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努力成为世界一流汽车企业。
2018年马上就要过去了。据中国汽车汽车工业协会分析,受中美贸易争端、经济下行、消费信心下降等多重因素影响,2018年中国车市将出现28年以来首次负增长。
正当国内车市持续低迷,不少人对车市前景缺乏信心之际,10月16日,广汽三菱汽车有限公司在湖南长沙隆重举办研发中心和零部件产业园开工及发动机工厂投产活动。
针对造车新势力所面临的市场形势,威马汽车的量产交付意义何在?接下来在产能、营销等方面又有哪些举措?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接受了一锤定音的专访。
过去60年,北汽集团从一个汽车附件厂,不断砥砺前行,发展成为涵盖整车及零部件研发、制造,汽车服务贸易,综合出行服务,金融与投资等业务的国有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并实现了向通用航空等产业的战略延伸。
微信公众号
总编微博